霜降時節艾灸這幾個穴位 甘潤溫養 避寒防寒
導讀:每年公歷10月22~24日為霜降,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養生時應注意做好“外御寒、內清熱”,這是關鍵。因為,霜降時節的氣候特點是外寒內熱,氣溫漸低,但心里有燥熱的感覺,這是“秋行夏令”的結果。因此在霜降時節要注意增添衣物。
避寒防寒的穴位:肺俞穴、天柱穴、肩髃穴、大椎穴
●一般艾灸
艾灸肺俞穴
肺俞穴的位置: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溫和灸。俯臥,艾灸者站于一旁,手執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艾灸部位,距離皮膚1.5~3厘米處艾灸。
艾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鐘。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
功效作用:能理氣寧心,散發肺臟之熱,清肺止咳。
●辯證加灸
癥狀 肩膀肌肉僵硬、酸痛
加灸天柱穴
天柱穴的位置:天柱穴位于后發際正中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可從發際底部的正中央開始尋找,從此處往上0.5寸(大拇指橫寬一半),往左右兩側各約1寸(大拇指橫寬)的地方,在風池穴的下方。
艾灸方法:此穴需兩人配合艾灸。宜采用溫和灸的方法。被艾灸者取坐位,艾灸者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處溫熱、 舒適為度。
艾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鐘,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最好在每晚臨睡前灸。
功效作用:明目醒神,緩解不適感。
加灸肩髃穴
肩髃穴的位置:肩髃穴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左右肩各有一穴。取穴時,手掌向下,將手臂向前平舉,在肩膀前端與手臂根部附近的凹陷處就是肩髃穴。
艾灸方法:溫和灸。被艾灸者取坐位,艾灸者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處艾灸。
艾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鐘。
功效作用:疏散經絡風濕,活血化瘀。
加灸大椎穴
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位于項部下端,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時,將頸部稍微向前傾,在項部與背部交界附近找尋,可以觸摸到一凸出的最高點是第7頸椎,其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大椎穴。
艾灸方法:溫和灸。被艾灸者取俯臥位,艾灸者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厘米處艾灸,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艾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30分鐘左右,10天為1個療程,休息3~5天再灸。
功效作用: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免責忠告】此文章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