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間穴
導讀:二間穴歸屬手陽明大腸經,有緩解治療頭暈、目痛、咽喉腫痛、牙痛、消化不良等作用,二間穴的位置:微握拳,在第二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二間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二間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二間穴的位置】
【二間穴的位置】位于人體的手部,微握拳,在第二掌指關節前,橈側凹陷處。
【取穴方法】看手掌面,食指和手掌有明顯的交界線。這交界線與食指靠近大拇指這側的赤白肉際線有個交點,這交點往手指這方向之前一點點,摸上去就是一個明顯的凹陷,這凹陷處就是二間穴。
【穴位解剖】有指屈淺、深肌腱;有來自橈動脈的指背及掌側動、靜脈,布有橈神經的指背側固有神經,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二間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經所溜為“滎”。滎穴,屬水。別名:間谷,聞谷,周谷。
【穴義】大腸經氣血在天部不太高的層次冷凝化水。
(1)二間。二,概數,在此表示較小之意。間,間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質所處為空隙之處。
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位處不太高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氣,在本穴所處為不太高的天部層次,二間之名即是對本穴氣血物質所在的空間層次范圍的說明,故名。
(2)間谷、聞谷、周谷。間,間隔、空隙也。聞,聽也,指距離短近。周,范圍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之處。間谷、聞谷、周谷名意皆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位處較 小的間隙處。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高溫水氣,此高溫之氣因是由商陽穴的噴咀噴出,行至二間后擴散的范圍不大,如處于狹小的區域,故名間谷、聞谷、周谷。
(3)大腸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濕之氣,行至本穴后,因散熱而有部分水氣冷凝而降,在地部形成細小的經水,故為滎穴。
(4)二間穴屬水。屬水,指本穴物質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商陽穴傳來的溫熱水濕之氣,在本穴變化主要是散熱冷降的變化,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征,故其屬水。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大部分為天部之氣,同時地部亦有極少經水,天部之氣及地部經水性皆溫熱。
【運行規律】天部之氣向三間穴上行,地部經水向商陽穴下行。
【功能作用】大腸經經氣在此分清降濁。
【二間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目昏,鼻出血,齒痛,牙齦炎,口歪,咽喉腫痛,熱病,面神經炎,三叉神經痛。
【作用功效】二間穴,大腸經經氣在此分清降濁。
【穴位配伍】二間穴配合谷穴治齒痛。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治法原則】寒則補之或灸、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二間穴,直刺0.2-0.3寸。
【艾灸方法】二間穴,艾條灸5-10分鐘,二間穴,艾炷灸3壯。
【按摩方法】
(1)用食指指腹按壓二間穴,注意按壓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摩5分鐘,每日2次。
(2)以拇指指腹向下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用于麥粒腫的按摩時,只需指壓患有麥粒腫眼睛同側手的二間穴。若不愈,則用拇指和食指強捏此穴,如此重復捏30次,病癥就會自愈或即刻化膿自愈。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