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穴
導讀:神道穴歸屬督脈,有壯陽益氣、緩解肩背痛、感冒咳嗽、氣喘、失眠健忘、過敏性皮炎等作用。神道穴的位置:第五、第六胸椎中央處,詳見本文圖解神道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神道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神道穴的位置】
【神道穴】位于后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五、第六胸椎中央處。(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穴位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第五肋間動脈后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五胸神經后支內側支。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神道穴】 Shén dào(DU11),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督脈。別名:神通穴,沖道穴,臟俞穴。
【穴位含義】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
1、“神道穴”。“神”,天之氣也。“道”,通道也。神道名意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本穴物質為靈臺穴傳來的陽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此氣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并循督脈的固有通道而行,故名。神通、沖道名意與神道同,通為通道,沖為沖行。
2、“臟俞穴”。“臟”,內部臟腑也。“俞”,輸也。臟俞名意指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輸督脈。本穴位處脊背上部,與體內的心臟相鄰,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傳體表督脈,故名“臟俞”。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吸熱后循督脈上傳身柱穴。
【功能作用】壯陽益氣。
【神道穴位的作用功效】
1、緩解治療頸部酸楚、肩部酸楚、腰脊強、肩背痛等;
2、緩解治療感冒咳嗽、暈眩、心痛、心悸、呼吸困難、情緒不安、紅臉、驚悸、怔忡、氣喘等;
3、壯陽益氣、緩解治療失眠健忘、中風不語等;
4、緩解治療紅血絲、毛囊炎、過敏性皮炎等。
【神道穴位配伍】神道穴配關元穴治身熱頭痛;神道穴配神門穴治健忘驚悸;神道穴配百會穴、三陰交穴治失眠健忘、小兒驚風、癇癥;神道穴配心俞穴、厥陰俞穴、內關穴、通里穴、曲澤穴治胸痹。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于肩背痛、感冒咳嗽、氣喘、失眠健忘、過敏性皮炎。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按摩神道穴的方法:以拇指適當力度垂直點按。
按摩神道穴的手法:擊、點、按、拍。
【針灸療法】向上斜刺神道穴0.5-1寸。
【艾灸療法】艾炷灸神道穴3-5壯;或艾條灸神道穴5-10分鐘。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