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穴
導讀:通天穴歸屬“足太陽膀胱經”,有清熱祛風、通竅止痛等作用;通天穴的位置:當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詳見本文圖解通天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通天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通天穴的位置】
【通天穴】位于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取穴方法】取正坐位,閉上雙眼,先取百會穴,在百會穴向上量l寸處再旁開1.5寸處,按壓有酸脹感。
【穴位解剖】有帽狀腱膜;有顳淺動、靜脈和枕動、 靜脈的吻合網;布有枕大神經分支。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通天穴】Tōng tiān(BL7),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別名:天臼,天伯,天目,天白,天日,天歸,天舊。
【穴位含義】膀胱經氣血在此受熱脹散上行于天。
(1)“通天穴”氣血來自承光穴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后此水濕之氣所處為天之下部,與頭部的陽氣不在同一層次,經由本穴吸熱后才上行至與頭部陽氣相同的天部層次,故名“通天穴”。
(2)“天臼”。“天”,天部也。“臼”,石做的椿米器具,石也,腎也,潤下之氣也。天臼名意指本穴氣血為天部陽熱之氣帶來寒冷之氣。本穴氣血為承光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其運行變化為吸熱上炎,而在其氣血吸熱上炎的同時也就為天部帶去了寒冷,即是本穴氣血有潤下的特性,故名“天臼”。
(3)“天伯”。“天”,天部也。“伯”,天之伯也,即脾氣,天為肺,其伯為脾。天伯名意指本穴氣血帶有脾的熱燥之性。本穴物質為承光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其氣弱小天目。“天”,天部也。“目”,肝所主的風也。天目名意指承光穴傳來的水濕之氣中水濕含量稍大則會在本穴吸熱后脹散化風而行。
(4)“天白”。“天”,天部也。“白”,肺之色也,氣也。天白名意指在承光穴傳來的水濕之氣稍多的情況下穴內氣血就會變為肺氣特性的涼性之氣。
(5)“天日”。“天”,天部也。“日”,與夜相對,“陽也”,氣也。天日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天部陽氣。
(6)“天歸”。“天”,天部也。“歸”,歸來穴也。天歸名意指本穴氣血吸熱后歸于天部。
(7)“天舊”。“天”,天部也。“舊”,依舊也。天舊名意指本穴氣血對天部層次的氣血作用影響不太大。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由天之下部吸熱后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清熱除濕。
【通天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頭痛、眩暈、頭重、鼻塞、鼻淵等。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于治療頭暈、鼻塞、鼻出血。
【穴位配伍】通天穴配風池穴,具有祛風的作用,主要治療眩暈;通天穴配迎香穴、合谷穴治鼻疾。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瀉之,熱則補之。
【針刺方法】通天穴平刺0.3~0.5寸,或沿皮刺0.3-0.5寸。
【艾灸方法】艾炷灸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