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泉穴
導讀:在日常生活中,生氣時有發生。有些人人生氣時會感覺到胸悶氣短、心跳加快等身體不適癥狀。怎樣有效緩解生氣時的胸悶氣短、心跳加快等癥狀呢?中醫認為,可極泉穴。極泉穴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里呢,詳見本文圖解極泉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極泉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極泉穴的位置】
極泉穴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腋窩最深處)
【取穴方法】曲肘,手掌按于后枕,在腋窩中部有動脈搏動處取穴。
【穴位解剖】在胸大肌的外下緣,深層為喙肱??;外側為腋動脈;布有尺神經,正中神經,前臂內側皮神經及臂內側皮神經。腔內除大量的脂肪(內含有淋巴結及其相連的淋巴管)外,圍繞腋動脈有臂叢神經的三個束及其五條支配上肢肌的終支。而針經臂叢內側,可深達腋腔后壁肌肉之一大圓肌,該肌由肩胛下神經支配。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極泉穴 Jí quán,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 歸屬:手少陰心經第一穴。
“極泉穴”,“極”,頂也,房屋中的梁或最高位置。“泉”,水液也。極泉名意指心經經水由本開始向心經傳運。本穴物質為巨闕穴募集的心經氣血,循皮部上行至此后散熱冷降而成為地部經水,所處為心經的最高部位,經水循心經下行時如從頂部落下,故名“極泉穴”。
【極泉穴位的作用功效】
1、彈撥、揉按此穴位:能夠有效治療各種心臟疾病,如心肌炎、心絞痛、冠心病、心悸、心痛等;
2、長期按揉此穴位,對肩臂疼痛、臂叢神經損傷、臂肘冷寒、肩關節炎、肋間神經痛、黃疽、腋臭、息病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調理和保健作用;
3、按揉此穴位,能夠緩解上肢麻痛、頸淋巴結核等;
【作用功效】寬胸寧心、活絡止痛
【臨床應用】現代常用于治療心絞痛、肋間神經痛、頸淋巴結核等。配神門、內關主治心痛、心悸;配俠白主治肘臂冷痛。
心悸心慌治療手法——彈撥極泉穴
施治者一手托起被治者左側上肢,使其腋窩暴露,另一手食、中指并攏,伸入腋窩內,用力彈撥位于腋窩頂點的極泉穴,此處腋神經、腋動脈、腋靜脈集合成束,彈撥時手指下會有條索感,注意彈撥時手指要用力向內勾按,彈撥的速度不要過急,被治者會有明顯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放散。
胃脹治療手法——按壓左側極泉穴
用大拇指指肚使勁按壓左側極泉穴,連續按20下,胃脹很快就會得到緩解。然后把搗碎的白參片貼在此穴上,再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固定,貼12個小時,休息12個小時。
(1)本穴一般不炙。
(2)避開腋動脈:以一手按住搏動的動脈,在動脈的內后緣進針。
(3)不宜大幅度提插:因為腋腔內組織疏松,且腋靜脈與深筋膜愈著,保持擴張狀態,如不慎刺中血管,會造成血腫。避免刺傷腋窩部血管,引起腋內出血。意外及處理 形成血腫應立即退針,先冷敷后熱敷,以促進血腫消散。
【極泉穴位配伍】
心痛干嘔煩滿:極泉穴配俠白穴(《針灸資生經》)。
腋窩痛:極泉穴配日月穴、肩貞穴、少海穴、內關穴、陽輔穴、丘墟穴(《針灸學手冊》)。
四肢不收:極泉穴配日月穴、脾俞穴(《針灸資生經》)。
咽干咽喉腫痛:極泉穴配太淵穴、偏歷穴、太沖穴、天突穴(出處同上)。
心悸、冠心?。簶O泉穴配神門穴、內關穴、心俞穴,有寧心安神的作用。
肘臂冷痛:極泉穴配俠白穴,有通經活絡的作用。
【文獻摘要】
《銅人》:治心痛干嘔,四肢不收。
《大成》:主目黃,脅下滿痛,悲愁不樂。
《循經》:肩膊不舉,馬刀俠癭。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按摩極泉穴時,用力要均勻和緩。開始時可適當輕緩,后來再慢慢加大力量,以手臂上產生酸麻感為佳。按摩的同時,患者最好能配合深呼吸。
沿著上臂內側后緣,用拇指一次按揉下來,拇指放到腋窩下,從腋窩極泉穴開始,依次往下,一直彈撥到肘關節中間線上一般感到疲勞、不舒服、病情加重時,隨時隨地可以按摩
輕度按摩可以保健,重度按摩可以急救。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